置身于展览,我们在说些什么?

维基百科说,展览(exhibition)就是一些经过挑选的物品的展示和陈设。这个定义十分宽泛,这么看来,零售商店也能划进展览范围内。当然,仔细想想,从带柜台的小卖部到展陈设计精良的买手店,再到美术馆内的一个画展现场,中间确实没有什么清晰的界线。为了缩小范围,我们从被展示的物品切入,本文所要讨论的“展览”中所涉及的物品在“艺术”范围内;为了不把问题复杂化,我们默认这里提到的“艺术”就是你所认为的那个“艺术”。此外,我们主要还是在国内语境讨论这个词。

展期

“展览”大多有一定的展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开幕之日多有各种活动或仪式,闭幕时往往悄悄就拆了。但也有的展览展期很长,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永久性的,这些展览大多位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地标博物馆中,比如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等。这些永久展不太需要什么专门的展览名称,展出的物品都是自己所拥有的藏品,按照各种标准分不同的展厅展示。馆内展品会随时进行一些小的调整,有的外借给别的组织,有的被关起来进行修复和维护。

除此之外的展览都可以说是临时的,相对于永久馆,临时展览多种多样,不如从举办场所开始讨论。

场馆

人们有时候会说“这个展览快要结束了,我们去看吧?”“在哪儿啊?”“在XX画廊/XX艺术中心/XX空间/XX美术馆/XX展览馆……。”这些场所名称有时候会被认为是一个地点,只是名字起的不一样,“画廊”听起来好像比较小资,“美术馆”听起来好像比较专业,“空间”听起来好像比较实验和前沿,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只是一个场所,也代表性质的不同的组织。

画廊有时候被叫做“商业画廊”,但其实应该不存在“非商业”的画廊,因为画廊就是艺术品的代理商,画廊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品味喜好,代理艺术家,或者跟艺术家进行临时合作,帮助他们找藏家卖作品再从中获利。为了卖出作品,画廊就要让藏家们看作品,所以画廊常有自己的空间定期举办展览。画廊展览经常不售票,因为他们的主要生意是卖作品,我们普通大众都可以沾光跟着看看。不过,最近画廊的公共性变得越来越强,经常在展览期间组织各种活动,比如位于北京的 Tabula Rasa 画廊展览开幕时常有欢迎公众参与的各种表演等活动。画廊展览大多循环比较快,常见展期一个月左右。

美术馆或者艺术博物馆其实都是“museum”,往往有自己的馆藏,只是未必进行展示。美术馆也定期组织展览。相对于画廊面向藏家的传统,美术馆更加面向公众,有艺术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它们所展出的作品不用于售卖,还经常需要向其他博物馆或画廊借作品,可能还要支付借展费。比如木木艺术社区正在进行的“大卫·霍克尼:大水花”展览中的展品,很多来自英国泰特当代美术馆的馆藏。

在 2019 年,我们见到的美术馆展览大多会收取门票,用以帮助美术馆覆盖成本,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加班费,维持良性运营等等。这就是有的展览门票明明很贵,主办美术馆还敢宣称自己是“非营利”机构的原因——“非营利”专指他们不卖作品。美术馆可能是公立的,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可能是民营的,近几年诸多风生水起的展览都是由私人美术馆主办的。美术馆的展期通常会长一些,三个月到半年都很有可能。

策展团队OUTPUT呈现的展览“色彩之后”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图Maxim Zhestkov作品

艺术中心和空间就比较复杂了,它们可能是非营利性质,比如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泰康空间;也有可能是画廊性质,比如北京的空白空间、星空间;还有一些是独立艺术空间,常由艺术家或者策展人自己运营,比较像是一个梦想之地,避开商业交易和可能很古板的学术步骤。

但是以上名称并不总是有效,有不少场馆实际上只是一个场馆,租给所有出够了租金的组织来使用,这样一来,无论馆外招牌上写的是“空间”还是“美术馆”,“画廊”还是“艺术中心”,都不太重要。当然,也有美术馆会外租自己的场地给其他的展览主办方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展览直接在商业空间——比如商场内外,临时搭建展墙举办。这样的展览可能由以上各种机构主办,也可能由其他的出资方和策划团队主办,通常都会写在海报上。

个展,双个展,群展

张移北个展,“卧读:囚徒、情人与间谍” 展览现场,2019,七木空间,北京

不同展览场所的展览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按照参展艺术家人数来看,只展出一个人作品的展览就是个展。画廊经常举办个展,展示自己所代理的艺术家的近期创作动态,例如,最近胶囊上海展出了艺术家高源近期创作的动画和绘画。美术馆也经常举办国内外重要艺术家做具有回顾性质的展览,展示这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例如红砖美术馆即将开幕的展览“莎拉·卢卡斯”。此外还有双个展、三个展,就是把两三个个展放在一起共同呈现,几个个展之间或许在氛围上能形成有趣的联系和对比,但总体来说,各自的项目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去年上海 BANK 画廊的三个展项目展出了艺术家孙一钿、Kim Laughton、王芮三位艺术家的独立个展。

由马丁·戈雅生意策划的群展“后南宋王朝”展览现场,2018,金杜艺术中心,北京

群展与双个展、三个展不同的是,群展往往有一个主题,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大的主题下展开。通常,策展人确定主题并阐释主题,同时也需要组织符合这个主题的作品,最后多半也要确定作品的摆放方式、位置,并且在布展现场监工。今年三月,我们报道过的泰康空间展览“末日松茸”,通过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了“人类世”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的群展有很强的“策展力”,相当于策展人就某一个话题写了一篇论文,展出的作品构成了论文的论据或图示。目前,上海当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当中,就有两个这样的强策展研究型的展览正在进行,一个探讨社会中的边缘人,一个探讨艺术创作背后的工具。还有的群展主题比较简单,策展人或策展团队专注于作品和空间的呈现方式。

双年展、博览会

其实从时间上说,除了永久展和临时展,还有一种重复发生的展览,每年/两年/三年/五年举办一次。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都是每两年举办一次,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每五年举办一次。2017 年威尼斯双年展赶上卡塞尔文献展,十年一遇,把地球上好多人都吸引到了欧洲。以上举例的双年展和文献展都比较学术性,由一小撮学者与精英精心确定主题、邀请艺术家、选择作品,艺术家参与了这样的展览会成为艺术生涯履历上很好的一笔。

除此之外,还有大多每年举行一次的艺术博览会(fair),但我们自日常语言中也常用“展览”去称呼它们。最有名的是每年在瑞士巴塞尔、美国迈阿密和香港各举办一次的巴塞尔艺术展,还有即将在上海举办的 ART 021 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这两年特别火爆的艺术书展其实也算博览会。博览会比较直接,就是一个汇聚各个画廊,集中买卖的市集,往往只举办几天。各画廊要接受博览会的审核,还要交一定的展位费,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展位,藏家们会集中挑选自己想要的作品。在艺术书展现场,我们也当过好几次藏家。有实力的博览会汇集有实力的画廊,这些画廊带来明星艺术家的名作,博览会以此吸引公众来参观。

博览会现场热闹非凡,由于展位有限,各种作品也不会获得在画廊和美术馆空间展出时的大片白墙,全都挤在一起。博览会的公共教育功能比较少,你看不见展览前言,有时候可能也没有作品与艺术家标注(即便有你可能也没精力一个一个去看)。刚入门的观众大多晕头转向,但这也没什么不好——一切背景信息都没有,你可以完全跟随自己的直觉却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作品,回头还可以在网上查查资料,看看自己的艺术市场直觉如何。不过,现在的博览会内容也比较丰富,除了传统的参展商单位之外,还会设立各种各样的单元和板块,关注新兴艺术家,或发挥艺术教育功能。

网红展

那么在“展览”之外,最近几年我们总说的“网红展”究竟是什么?有人说 2016 年、2017 年龙美术馆的“埃利亚松·无相万象”和“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是国内的网红展鼻祖,说 teamLab 的展览场场都是网红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首次举办的“.zip未来的狂想”是“网红展”——因为这些展览真的很红,照片在朋友圈四处流传,人们在门口排队等待。还有一些展览似乎并不怎么红,但人们仍然说它是“网红展”,还有许多真的网红前来助阵。

另外还有人觉得木木美术馆的展览就是网红展,因为创始人之一的身份。我们发现真的很难定义“网红展”,不论你想怀着高傲的艺术理想去评判,还是以“自拍友好度”为标准去衡量,最后都会受挫。但所谓的“网红展”似乎正在从一种结果转变成一种策略,也许跟微信推文的“十万加”一样,从无心插柳转变成精心培育,所以现在也被叫成流量型展览。

持续反YING(Continuous Refle(a)ction)环保可持续艺术展现场,大西康明作品

能成为“网红展”的展览,一种是视觉上好看,能形成图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这样好看的视觉最好能从四面八方将观众包裹,使人也进入图片中,也就是有“沉浸式”的特点;人和作品如果能发生巧妙的互动效果可能会更好。早期的“网红展”似乎比较依赖于作品本身,例如詹姆斯·特瑞尔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视觉上都极美,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如今的许多网红展则可以跨过作品,直接在展览布置与设计上做文章,甚至整个展览形成一个IP,还可以进行巡展。

另一种“网红展”的策略就是购买已经经过大众测试流行文化“IP”,比如“海贼王”,“鲍勃·迪伦”等等。因为流量型展览火爆,越来越多的商业品牌开始赞助这样的展览,以获得人气和提高形象。当然,在抛开“艺术是什么”这个不可解的问题之外,真正好的展览的布展都非常棒,以廉价材料冒充高级效果的展览还是会被淘汰。

流量型展览对整个展览场景(这是我们临时发明的词组)的影响都很大,不光是流量型展览越来越多,近几年我们看到的各种展览在展陈布置上所花的功夫也越来越大——以往那种只在墙上挂点画的展览愈发少见了。而且流量型的展览居然使“看展”也成为人们的一个新的休闲活动选项,人们与艺术从未如此接近。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