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艺术融入现实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第二次认知革命正扑面而来。两次认知革命,未来人类和人类的未来将是何种图景?超级人类是什么样?我们所处的未来世界又将如何?未来的艺术会如何发展?

人工智能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David Hanson带着他的机器人朋友索菲亚出现在“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论坛和展厅中,跟观众进行交流。这个有着真人面容和机械身体的机器人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电影《机械姬》的画面,她也是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展厅内,当索菲亚跟观众进行对视、微笑、交流时,观众犹如面对牙牙学语的新生儿般,不时一阵阵的鼓励。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代表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一种态度?

机器人索菲亚在与观众交谈

展厅另一侧,一个叫NIWOO的智能设计平台可以在现场输入名称和标语后,自动生成自己的logo,设计风格也可以自己选择。通过对美学原则与设计规则及数据进行深度融合,打破设计生产方式的壁垒。而在几年前,国外也已经有可自动生成3D设计的软件平台Dreamcatcher。“这会不会抢了很多设计师的饭碗?”被问及这个问题时,NIWOO创始人徐作彪笑称,确实会淘汰掉一部分低端设计师,但对另一部分设计师来说,更希望利用AI技术帮助设计师摆脱重复性劳动工作,让设计师更专注创意本身,这对整个设计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思维模式的颠覆。

展出的陶瓷元素作品《来风·夏·芒种》

在现有智能设计实践中,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设计角色——“训机师”。设计师不再是被要求提供一个明确的设计结果,而是要设计一个机器如何做设计的过程。不同于艺术与科技展的其他展品概念性的展示,这个智能设计平台即将投入市场,未来人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就得到一些基础的设计,“我们向公众开放后,设计师可以向我们提供一些新的设计规则,他们也会从中得到一些设计分成,这更倾向于创意本身。”徐作彪说道。

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人工智能(AI)介入艺术更是早就有了端倪。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艺术不再是人类专属,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已见趋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说,“以前我很自信地说,人工智能玩艺术还早呢,没想到很快在很多领域都有新的突破”。

比如之前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艺术作品《埃德蒙·贝拉米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 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引起关于艺术边界的探讨与震动。中国的人工智能少女画家微软小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首个个人画展……

科学技术,早已无所不在地充斥并影响着艺术。就像我们经常在展览里看到的VR、交互、虚拟、混合现实、生物基因……跨媒体与跨学科的呈现,技术与伦理的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角色,无论是艺术还是艺术家的身份,边界一次又一次被试探被突破。而科学+艺术已经不仅仅是博眼球的短暂喧嚣,而成为艺术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严肃思考。

显然,艺术界早就感知到这种趋势。仅仅是最近一段时间,11月3日,“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11月2日,重磅大展“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登陆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11月7日,“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与EAST-SCA圆桌论坛在明当代美术馆举行;还有即将在2020年1月举办的CAFAMTechne三年展,同样探讨科技、艺术与文化交叉发展之下艺术的新出路。

对艺术的重新定义

回想三年前,艺术界探讨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关于探讨视觉效果、技术本身对艺术的影响。而如今再探讨同一主题,无论是展览还是论坛,纷纷将科学与艺术这一话题指向另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这也是“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和“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展览”与EAST-SCA论坛共同选择的主题方向。

展出的陶瓷元素作品《来风·夏·芒种》

“目前面对人工智能、3D打印等这样全新的技术挑战,清华大学联合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探讨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产业、文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并展现出多样化和探索性的创新解决方案。”本届展览和研讨会的执行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赵超认为,此次活动,在人工智能推动的艺术与科学协同共创的领域里,呈现出更为广泛的国际化特点和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引领性力量。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对话讨论,更有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演讲,这开创了艺术与科学对话共创的新范式,在国际上的相关学术领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型尝试。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诞生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通过不断进化迭代,基本实现感知能力,并从感知进入认知领域。“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一代知识驱动和第二代数据驱动后,现在进入第三代人工智能时代。”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阐释道:“第三代人工智能就是把前两种办法结合起来,这个想法跟我们艺术创作的很接近。”

张鏺与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研究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做出接近人类创作水平的诗歌,但在音乐、绘画、写小说方面,“它还得努力”。它创作出来的艺术,能算艺术吗?工业革命带来人类新的物质文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人类新的精神文明?张提出这样的疑问,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按照图灵测试的标准,知识或者数据加上算法和算力也可以产生智能,这是我们的观点。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创作的空间非常之大,所以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那些过去人类未涉及到的空间。这也给艺术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对人工智能是一种考验。”

观众体验作品《存档梦境》

试想,如果像电影里一样,人工智能实现突破,能够完整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和处理人类的要求和活动,将会为世界带来无穷的想象。基于这样的背景,美国的“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欧盟的“人类大脑项目”、日本的“脑/思维计划”以及中国的“中国脑计划”相继以脑认知为出发点,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而艺术要探讨的,或许则是关于人、关于艺术的重新定义。

没有边界的认知世界

为何将科技和艺术这两个学科放在一起?李政道和吴冠中两位先生早已给出了答案。李政道曾说:“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1995年和1996年,吴冠中为李政道所主持的科学会议分别创作了名为《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和《流光》两幅主题画。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物理学家和一位闻名海内外的老画家,开始联手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艺术与科学结合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事实。

2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愿望已然成真。尤其是当代艺术里的科技成分,突然在今天进入爆发式的运用阶段。两位先生倡导的观点,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广泛的追捧。鲁晓波说:“目前全球有很多热点,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热点中的热点。”也许正因为这两个学科是人类创造力最闪耀的地方。我们在这样的结合中欣赏创造的魅力,也仿佛能一窥未来的门径。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推动了人类创新和文明的发展。在鲁晓波看来,科技史和艺术史从未分开过。“科技艺术自古有之,从来都是密切地在一起工作的。只是到了最近的两三百年,被近代的学科分科体系,人为地分割成了科学学科和艺术学科,我们看到在达·芬奇和丢勒的时代,这样的分割其实还都没有出现过。文艺复兴经典之作是得益于对透视学的发现和理解,才能塑造出具有震撼性的艺术作品;从工具层面,油画油料提升技术,对油画的表现力也有极大的提升;印象派对光学的认识带来了新的艺术风尚;在工业化时代,动态雕塑大行其道;数字媒体时代,世界各大美术馆都有新媒体专馆。”

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的教授Gerhard Ludger Pfanz在未来设计学院思考我们如何设计未来本身,并进行跨学科的研讨。他认为,AI是缪斯,AI不是做出所有的选择,而是给他很多的选择性,这是很有意思的方式。不仅仅是用AI代替艺术,而是给我们一个新的产生灵感的工具。从更大的角度说,新的趋势下,智能事物的网络,同时使用可再生的能源,这就是未来的系统。

在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王之纲、孙瑜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城市记忆》是对人与科技互动发展关系的艺术化探索与表达,引发观众对未来人与科技关系的思考。浮思★工作室的作品视听装置《多重宇宙.pan》通过创建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永恒和无限的概念也通过观众和艺术品互动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兰塞和马特的作品《共享感官》通过脑机接口(BCI),让人类和AI实现亲密体验共享,在共享的镜像神经反馈系统中,他们一同奏响“亲密感数据交响曲”。

展览作品《宙蝶》局部

新技术的运用同时拓宽了人类的认知世界。正如朱文婷和梁琰的作品《重现化学》通过微观摄影,从客观的角度发现并展现化学之美。在新的视野下,一切发现都没有边界,一切探索都不在于诉说一个答案。

观众在与作品《鸟鸣钻石》互动

新的认知、伦理和挑战

在这样一个被法国技术哲学家雅克·埃吕尔明确描述的技术社会与技术秩序下,在过去强调专业细分和社会分工的背景下,技术与艺术似乎成为难以兼容的对立面,更进一步,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想象力、共情能力、非测量性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代审美与价值判断,激发人类的本能力量,产生新的创造力,让人们在前行变革的技术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人工环境,不断找到人机物新的合作方式。

而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那么乐观,许多作品也在探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人类认知、伦理和挑战问题。作品《脑机接口》采用反射微蚀技术,以未来人脑互连为主题,描述强大的神经接口技术惊人的优势和潜在的危险,提醒人类以谨慎的乐观态度发展这一技术。观众从蚀刻画左侧向右侧移动时,神经元的突触会形成类似恐惧面孔的形象。这象征普通人对人类/机器进化未来的恐惧,特别是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更具侵入性植入技术的恐惧。

随后,蚀刻画会转变为对进化成功的敬畏、释然和喜悦的表情、比如成功恢复失去的功能、成功增强人类的认知和交流能力、成功提升我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等。最后,电流从面部喷涌而出,象征进化会增强人类的潜能。当观众从右侧到左侧观察蚀刻画时整个过程是相反的:人类通过使用这些技术达到了神性化状态,最后却由于不合理滥用这些技术而沦为了受害者,导致了人类灵魂的堕落。

而吴琼、张益豪的作品《人工智能的活肖像》利用感光细菌为人工智能创造的“平均观众”生成一张活肖像。作品为每天到访的观众拍摄一张照片,这些照片经由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到访的“平均观众”形象,并被转换为光信号,驱动经过基因编辑的感光细菌,生成“活”的、虚拟人物的肖像。作品借用合成生物技术为人工智能创造的虚拟人物留下了生物的痕迹,促动人们思考在智能的鸿沟被填满后,生物属性会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吗?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理解什么是生成?什么是存在?

观众在与作品《鸟鸣钻石》互动

正如鲁晓波所说,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的观念不断涌现,艺术虽然更加多元,但似乎失去了原来共有的范式——对美的追求、对本体内力的坚守。在探索新方向的过程中,人文价值尤为重要,艺术与设计,就是以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驱动创新。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强调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重视技术手段的创新与艺术思维的交融,倡导人文和科学共创未来,这才是人类走向和谐永续的必经之路。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