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的拼贴艺术

飞的更高 320cmX210cm 2013年

本网获得消息,“变像——薛松艺术展”于日前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四个时期”和“七个主题”,分别回顾了艺术家薛松30多年来的创作历程。本次展览由批评家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姜俊策划。

策展人将他1985-2019年的作品归入题为“变像”的展厅内中,用灰墙白字展现了其“过去的完成时态”,而他近期2020-2022的作品则被放在“像变”的展厅内集中展示,通过白墙灰字明确了其“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观众不应该僵化的看待以上“四个时期”和“七个主题”的分类,因为在现实的每一张作品中还存在着主题和主题之间的交错,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一分期和分类的意图只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把握薛松艺术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容易深入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最后展览希望通过一位艺术家的个案研究,聚焦一个“变”字,帮助观众更好地反思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全球和本土,以及在时代中的社会转型与艺术变革之间的动态关联。

1.关于艺术家薛松

薛松1965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砀山,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此后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他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巨变,他的创作几乎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步。在经历了1990年的一次工作室火灾后,废墟现场给他带来了启发,拼贴和混合灰烬的厚涂成为了他此后标志性的的创作手法,并保持至今。

希望通过一位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帮助观众更好地反思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全球和本土,以及在时代中的社会转型与艺术变革之间的动态关联。

艺术家薛松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由拼贴构成,既整体又多元的碎片化世界。在波普风格的造型和色彩中,拼贴创造了多维度的图像嵌套:现代化的都市风景、西方古典油画、宋元山水、老上海商业月份牌、社会主义宣传画、当代时尚广告、古典西方乐谱、书法字帖、民间刺绣、木板年画……它们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同时又分裂着:作品潜在地讲着各自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重要的是,每一个局部的拼贴都带着烧灼的痕迹,仿佛一切先在的秩序都将被扬弃,在灰烬和焦痕中“浴火重生”。

自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化,全球流行的新消费文化在中国兴起,生活在上海的薛松敏锐地把握到了时代变迁的脉动,他巧妙地转化了国际波普艺术的影响,以使其适应于对中国当代新现实的表现。本次展览将薛松的艺术分为“四个时期”和“七个主题”,其中1990年的火灾事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由于受到85风潮的影响,在1990年前的艺术探索期(第一时期)中薛松尝试了各种实验,摇摆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为了打破传统写实主义教育给艺术家带来的束缚,这一时期作品主要呈现为狂放和具有破坏性的表现主义风格。

受到灾后废墟的启发,薛松开始将拼贴和混合灰烬的厚涂逐渐发展为固定和标志性的创作手法。在1990年到1994年期间(第二时期)他的作品呈现为碎片式的抽象性表达。在此基础上1994年后他巧妙地吸收并转化了国际波普艺术,使其作品中的抽象性隐退,形象感逐渐清晰。

其中策展人将他1994年到2019年间(第三时期)的创作实践分为七个主题:全球波普、民俗波普、大都市、新山水、中西对话、文字与书法、法自然。

从1994年开始的“全球波普”可以被认为是薛松最直接对于国际波普艺术影响的回应。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全球流行和新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大都市中兴起,艺术家敏锐地把握到了时代变迁的脉动,在他的拼贴中引入了波普艺术的手法。代表全球化的商业和流行符号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构成了艺术家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元素。这一主题在2010年左右,即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逐渐淡出了他的创作。

“民俗波普”可以被理解为“全球波普”的对立面,开始于1997年。如果说波普来源于当代大众流行文化,那么民俗就是前现代的、根植于地域性的平民文化。对应于艺术家的“全球波普”,“民俗波普”在他长期的中西、古今文化探讨中处于另一端。

如果“全球波普”是从“全球”到“地域”,那么“民俗波普”相反就是从“地域”出发结合“全球”,其二者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无法分割。艺术家在这一主题的系列创作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如何在美学现代性中实现自己的重生,成为大众流行。

自然始终是中国艺术中永恒的表现对象,作为山水它代表着道家隐匿出世的理想。在开始于1997年的“新山水”中艺术家挪用了这一主题,用波普的视觉语言将其转变为一种外在的形式框架,在其中拼贴进各种不同的内容:如西方艺术史、中国书法、都市风景、当代流行图像……。外在山水的轮廓和内在多样的拼贴共同形成了一种既全球又地域的多元聚合,隐射了当今中国都市文化中的“全球地域化”,即全球化下的地域性、地域下的全球化,二者互相对立且共融。

中西对话和融合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且充满争议的主题。艺术家同样在自己的创作“中西对话” 中思考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受到二者共同的滋养。这一主题开始于2001年,在其系列作品中,薛松通过对于中西艺术史经典的拼贴和蒙太奇处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双重性。我们每一个人无疑都是文化杂糅的产物,既中国又西方、既传统又当代、既精英又大众。

中国文字和书法中的抽象性一直是最令艺术家着迷的东西。虽然“文字与书法” 主题最早现于2002年,但它大量实践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逐渐从明确的形象转向更抽象的图式。对于文字和书法的研究正是这一发展的开端,它一方面回归了早期作品的文字拼贴,另一方面又继承了艺术家长期对于中西文化如何交融的关切,即在抽象表现中理解书法,在书法中理解抽象表现。

关于大都市的图像拼贴在艺术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个激烈的城市化时代。同样,我们也应该在这个脉络中理解艺术家于2005年开始的“大都市”系列作品。21世纪初,在中国急速的都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新旧更替,巨大的建筑工地布满了城市的街头巷尾,大量的人员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一切影响着每一位都市居民的生活。在剧烈的变动中人们的欢乐和迷茫、梦想和失落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主题。

2.艺术家走向回归

最近伴随着“文字与书法”主题的频繁出现,薛松作品中的具象因素不断减弱,其风格又逐渐开始向早期的抽象性和表现主义回归。我们在2019年左右(第四时期)可以清晰地看到,艺术家一改早期作品中生涩的形象勾勒,在具象和抽象的平衡关系中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开始于2019年的新主题“法自然”是艺术家对早期作品中抽象和表现性特征的一种回归。出生和成长于砀山的艺术家,在童年就受到当地老庄哲学的影响,“法自然”可以被认为是经历上海大都市繁华后的“返璞归真”。波普如果代表了消费主义,是人工化的一端,那么自然就属于另一端。“法自然”是一次融汇二者的尝试——在代表“人工”的拼贴中思考着“自然之道”,人和世界的对立关系需要获得重新的和解。

本次展览的主题“变像”来自于佛教艺术的术语“变相”,即用绘画表现佛经故事。而将“相”改为“像”不只对应于艺术家对各种“图像”的挪用和拼贴,更意在强调薛松创作的“图像生产”意义。应该说,贯串整个展览的重要主题是“变像”之“变”,它包含了几层含义:

首先是艺术家通过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剧烈变迁,用新的手法表现了新的中国现实,这些我们可以在他的“全球波普”和“大都市”系列中看到。

其次他改造了来自于西方、代表消费文化和大众流行的波普艺术,并让其与中华传统民俗和艺术经典有机融合,如“民俗波普”、“新山水”、“文字与书法”。

然后他通过拼贴和蒙太奇的混合手法将中国和西方、传统和当代、精英和大众并置且相互为文,诠释新时代全球文化身份的冲突和融合,以展现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双重变奏。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中西对话”系列,在其他主题中我们也不难寻觅到这一意蕴丰富的表达。

最后,在薛松的近期创作中,从“文字与书法”到“法自然”系列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个缓慢的转变——逐渐淡化了可辨识的形象,回归其早期作品中的抽象性和表现性。这仿佛是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