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漆出发”当代艺术展开幕

艺术新刊获得消息,4月23日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展览“从大漆出发——当代形态与观念表达”正式向公众开放。据了解,本次展览邀请了著名批评家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艺术批评家何桂彦教授担任策展人,汇集了28位艺术家的80余件作品,包括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展览将持续至五月下旬。

本次艺术展览,首先以大漆为起点,立足于艺术本体,从媒介、形式、语言、方法等方面呈现中国当代大漆艺术在致力于现代性与当代风格构建中所呈现的特点;其二是,立足于当代艺术的语境去看待当代大漆艺术出现的新变化;第三,希望从媒介的自然属性到人文特征,从日常的工艺到具有礼仪的象征,呈现大漆和漆的艺术蕴含着的古老的、东方的文化与审美观念。

序 言

天然大漆是有着上千年文化积淀的艺术媒介。运用漆制作的作品既负载着独特的媒介之美、形式之美、精神之美,也与数千年来融汇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信仰,尤其是审美追求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漆的艺术不仅反映华夏民族对生命、自然和生活艺术化的独特感悟,而且,展示着艺术家们非凡的艺术才华与视觉智慧。

虽然大漆艺术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但从媒介的独立性、审美的现代性、文化的当代性等角度考虑,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真正进入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代漆画的涌现。当时,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语言独立与形式革命。1990年代以来,大漆艺术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反映在创作上,有的艺术家从语言与形式入手,有的强调媒介的文化属性,有的注重形态的当代特征,有的追求作品的绘画性。

然而,大漆艺术的当代转型并不顺利,加之缺乏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的支持,因此,大部分艺术家很难摆脱既有的创作范式与审美惯性。2000年以来,伴随着一批中青代大漆艺术家的崛起,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艺术家不仅强调作品背后的语言逻辑与创作方法论,而且注重与当代艺术语境的联系。

三个学术意图 

作为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今年一个重要的学术项目,我们在策划与组织时,希望本次邀请展实现“三个学术意图” :

第一,以大漆为起点,立足于艺术本体,从媒介、形式、语言、图像等方面呈现中国当代大漆艺术在致力于现代性与当代风格构建中所呈现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展览隐藏着一条历时性的发展线索,至少,通过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到大漆艺术在过去40多年发展进程中的一些主要特征。

第二,立足当代艺术语境看待当代大漆艺术带来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一个是“形态”,一个是“观念化”。就“形态”而言,参展作品会涉猎雕塑、装置、行为、影像、综合媒介等领域,表面上看,它是一个打破了架上和单一观看模式的展览。当然,我们也会反思,一旦大漆艺术具有上述的形态,是否就意味着它走向了当代,或者说可以被看作是“当代艺术”?

答案是否定的。

提及“形态”,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去注意大漆的边界。这个边界是无法自行定义的,换言之,它需要有一个参照、一套话语体系、一个动态的美术发展情景。于是,中国当代艺术与其叙事逻辑正好可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参照系。然而,仅仅只是形态的当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当代大漆还需要另一个关键词——“观念化”。

观念化与观念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对于大漆的当代之路,所谓的“观念化”,是说艺术家的创作要有问题意识,能赋予作品以上下文关系,注重语言背后的内在逻辑,尤为重要的是,能展现艺术家在媒介转换过程中的驾驭能力与创作智慧。简言之,从大漆出发,但最后的归属并不是限囿在“漆”的本体范畴,相反,它的意义是开放而多元的,可能是关于文化的、地域的、性别的,从创作的方法与过程而言,可能是偶发的、不确定的、身体性的。同时,作品展示的空间、观众的观看与参与都可能是作品意义的组成部分。

第三,从媒介的自然属性到人文特征,从日常的工艺品到赋予礼仪的象征,大漆的艺术蕴含着古老的、东方的文化与审美观念。因此,在呈现中国当代漆艺术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学术高度的同时,也希望本次展览能触及到传统的、本土的、东方的艺术与审美精神如何在当代的绵延,以及被当代的艺术家们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