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时代下的设计教育实践

  作品《虫舱》2017年 苏永健 材质:昆虫、钢铁、电子元件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成为基础设施,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边际融合的智能科技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介在艺术与设计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断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新的艺术体验和产品服务,智能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艺术与设计创作的方式,更是激活了文化生成的形式,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既是当前产业创新的即时需求,也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必然选择。

今年3月,“艺术与科技”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的第22个本科专业,也是央美设计学院的四个新增专业方向之一,“艺术与科技”专业定位的专业方向名称是“艺术+科技”,这个名称中的“+”号,就是为了强调艺术与科技这两大学科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实验,产生出对两个学科都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改革

要讲清楚“艺术+科技”这个专业方向,必须要先介绍央美设计学院从2015年开始的教学改革。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设计学院教改的目标是建立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跨越学科、打破设计专业壁垒的新型设计教育模式,形成“战略设计、科技设计、设计思维、产业设计、设计理论”五大学科建设模块。设计学院目前涵盖有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首饰设计、服装设计、摄影、设计理论等以及新建设的艺术与科技、社会设计、创新设计及智慧城市等新专业方向。

新的教育模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开拓视野、开放对学科的理解,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自主意识的建立,拓展学生对更为广阔和综合的“设计”概念的认知。作为支撑“科技设计”学科建设模块的主要专业方向,艺术+科技”方向强调以交叉学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

“变量”才是“常量”

新兴科技的加速度涌现以及迭代决定了“艺术+科技”专业方向必须构建开放性和持续更新性的有机结构,在这个学科中“变量”才是“常量”,这种不稳定的、变化中的特性恰恰为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当然也为教育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作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也是采用了这种有机变化的管理机制,媒体实验室里设立的20多个专项实验室并不是至上而下规划出来的,而是由拥有研发资源的教授或研发人员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动态建构的,正因如此,有相当比例的实验室会随着供给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自我淘汰机制就像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它保障了媒体实验室始终充满活力。今天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发展也需要引入这样一种活态机制。

跨学科对话新模型

当我们讨论艺术与科技,不应该把它简单的理解为另外一个学科,建设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建构一个跨学科对话的新模型,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我们原来的体系不能完整支撑这个学科。

在艺术类专业院校建立“艺术+科技”专业首先就会面对学科单一的资源挑战,原本具有优势的美术学和设计学并不能完整支撑这种跨学科架构,学科要建构就必须借用外部能量,与企业、科研院所或者其它科技类高校建立基于教学和科研层面的合作成为本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央美设计学院目前已经在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领域建构了一些基础设施,并在艺术与生物科技、艺术与智能科技、艺术与机器人科技以及艺术与社交媒体科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从工作室到实验室

我们坚信未来艺术的实践方式会从工作室转向实验室模式。这样一个转向其实需要我们把教育作为一个最基础的角度出发,进行底层建构。实验室作为一种具备跨学科实验条件的场所,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将以个人驱动的一种实践方式转变成跨学科团队合作方式。让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在这个环境中通过一种协作的方式进行创造,产生颠覆式的创新,这个跨学科的教育实践恰恰与产业界和科技界的跨领域创新实践不谋而合。

同时,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不仅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也为产业带来创新活力。例如,央美设计学院正在跟深圳优必选科技公司筹建一个联合实验室,企业提供科研人员,我们提供艺术和设计人才来共同建设这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方面为学院提供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同时为企业输出前瞻性产品研发等价值。学院计划设立更多与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并不断强化实验室模式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多线程人才输出模式

在智能科技时代,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既要鼓励能够解决问题、做出具体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师,也要鼓励能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设计师。研究问题的设计师可以是艺术导向的,也可以直接针对产业需求,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创业来实现价值,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线程人才输出模式”,是可以支撑“野蛮生长”的,而不是线性的单一输出模式。这种人才输出模式不是通过模具来克隆,生产出标准化的人才;而是通过孵化来创生,鼓励“野蛮生长”的人才。“艺术+科技”专业方向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内核,这样的内核所驱动的技能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和产业需求。

“艺术+科技”专业方向的教育实践已经成为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新的启示,今天由数字科技赋能的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相信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为文化产业以及科技产业的创新提供新的活力。

作者:费俊 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专业教授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