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新纽约”的关键一跃

在许多国际艺术家的眼中,上海被视为“新纽约”,某种意义上他们认为,上海的发展是人们梦想中未来城市的一个代表。

作为世界戏剧研究联盟大会的收官活动,上海纽约双城文化论坛日前在黄浦剧场举行。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同探索“演艺大世界”的国际性品牌发展之路,研讨如何深度挖掘人民广场剧场群的产业基础优势,释放上海演艺文化新活力。据悉,明年5月,这场双城文化论坛将在美国纽约举办。

“金融中心往往都是文化中心。越是财富集聚的城市,对文化的要求也越高,对文化生态要求也更加全面,”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说。上海的魅力不单单在城市景观,也不单单在金融辐射力,而是城市内涵所富有的文化能量。

谈到文化中心城市的“关键一跃”时,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表示,一座城市要获得文化意义上的加冕,首先要有文化的消费力、文化传播力,再要有文化的汇聚平台,以及文化的策源温床。

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城市中心,也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标性的商业旅游设施和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早在上世纪初,人民广场地区就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戏码头,鼎盛时期曾先后聚集过80余家剧场、戏院、书场及各类公共文化演艺所。坐拥中国大戏院、天蟾舞台、大舞台、大世界等34家为人熟知的剧场,西藏路和南京路的交界处,更因剧场云集,被誉为“黄金十字线”,代表上海特质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深深根植于人民广场演艺发展史。

近年来,演艺大世界的剧场空间持续扩展,名家、名团、名剧纷至沓来,首演、首秀、首映持续上演,标牌标识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上升。剧场空间持续拓展,据统计,区域内现有专业剧场22家,既有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等千人座位以上的大型剧场,也有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共舞台、长江剧场等中小剧场。其中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长江剧场等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剧场,近三年内完成修缮改造和功能提升。

区域内演艺艺术展演空间现有32家,随着今年5月《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的正式出台,首批10家空间获得了演艺新空间授牌。目前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正常营运的剧场及展演空间21个,密度高达14个/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大的剧场群。

同济大学艺术与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伟认为,演艺大世界跟百老汇空间结构不一样,百老汇是非常集中的条状形的,但演艺大世界是放射型的,以人民广场为核心。“有首流行歌曲唱到‘人民广场吃炸鸡’,人民广场那样一个核心位置,那么有文化的地方,怎么能吃仅仅吃炸鸡呢。在演艺大世界的空间里面,连接地带以人民广场作为核心,是不是能有些经典符号的注入,让这个地方的符号凸现出来,唤起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认知,能够打卡拍照,不断的走进。”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科技人文研究室主任包亚明同时谈到了“演艺大世界”和“静安现代戏剧谷”。这两个板块形成了上海核心的演艺场所,它们与上海市中心的分布,跟高端的商业分布、高端的酒店分布是相一致的,“这样一个由剧院来引导来带动街区和城市空间的变化,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和内容。如何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样利用现有空间与资源和劳动力、科技相结合的优势,打造上海作为亚洲演艺之都的形成,思考的范围已经不仅仅限于演艺行业了,实际上是需要全社会所有相关方面有兴趣的人士共同参与。”

作者:童薇菁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