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展:慰藉还是畏惧?

对意大利画家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一幅作品《Testimoni》特别印象深刻,作品里的每个人都举着“媒介”。

会心一笑后是莫大的讽刺。作者的“有所指”不言自明了。如今数字媒体盛行的年代,人们看到任何夺人眼球的场景都想要奋力“挤进去”,社交媒体被各种当红展览霸屏着,大家都深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慢下一秒就无法融入“潮流”的尖端。

Testimoni,2018

想要借此谈谈当下艺术展的“打卡”现象。

展览如同大型秀场,拍出来的照片好不好看已成为关键,展览于观众而言,已为无力的“表演”。

现在的看展活动仿佛置身在时装周,每个人都打扮得光鲜亮丽,举着手机相机不停地对焦,镜头代替了眼睛,旁边的讲解和作者所表达的想法都被忽略。艺术是什么?作者想通过这个作品传递什么讯息?这些都不重要,大家关注的是站在这些艺术“背景墙”里的自己是否好看,构图是否完美,光线是否充足……好像获取越多的朋友圈点赞才是看展活动的终极目的。造就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互联网功不可没。

网红展出现的原因

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出现,一大批网红涌入各类软件。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比起纸媒时代迅速了许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讯息,一旦被各类媒介传播,分分钟都能看到热搜上“爆”字的出现。闲暇之余,只要随便打开微信小红书微博什么的,一大堆资讯便会涌入眼前。

高频出现的“网红”一词如病毒般扩散。它不仅能加速阅读,也能让任何一条毫不重要的信息迅速传播。任何东西只要加上“网红”的头衔,就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产品,“网红”带来的巨大流量确实让人垂涎,推出新产品or新展览时,加上“网红”两个字,估计推广费都能省下一大笔了。

“网红展”的定义——

对于“网红”产品,定义比较容易,当下最红的产品亦或者销售最抢手以及被大肆安利的产品,都可称之为“网红”产品。“网红展”的定义就比较模糊,不同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见解。打开各类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结果也是关于展讯或者其它媒介。定义众说纷纭。

定义1:

“以五颜六色、高科技等形式呈现的展览,以达到某种商业目的或者人气效应的艺术展即为“网红展”。

在各大社交软件里,高饱和度色彩和高科技呈现的视觉,往往是人们疯狂点击的对象。

定义2:

“在网红经济的带动下,出现的一类在短时间内持续火热的展览可称之为网红展。简单来说,哪一个网红推荐了一个展览or在展览里拍了一组大片,其粉丝便会蜂拥而至,这类型的展览也可称为网红展。”

定义3:

当下的当红软件里,哪一个展览点赞率最高,即为必去的展。

这一现象反映了Byung-Chul Han的那句“促进交流的不再是免疫学意义上的抵抗力,而是点赞。这样的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毫无疑问也加速了资本的循环。”简单地说,网红展带来的现象从商业角度上增加了资本的流动。

举个例子,当某大型商场举办活动or刚开幕时,若想增加客流量增加知名度,除了邀请明星来造势以外,当下最流行的一种形式就是——利用网红的知名度来打卡造势。单单只是网红在社交平台上发广告的力量还不够,商场还会联合相关组织or艺术家们打造艺术展,再找网红博主们带热一下,商场增加了客流量,艺术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回馈。

艺术与我们的距离——

而打卡背后,关于对艺术的解读,除去艺术生以及“艺毒患者”来说,普通人眼里会觉得艺术“看不懂”“难以捉摸”“格外高冷”。面对形形色色的艺术品鉴赏,如果不从本质上去了解艺术的发展史、变迁史等一系列专业知识,看展时的耐心程度会随着艺术品相关信息的增加和对知识的欠缺而渐渐流失。

精神世界也需丰富,不是专业户,也不迷醉于艺术的酒坛里,就是一个“门外汉”,大多数群众读不懂,只好向“资本主义”投降。

所以比起思考艺术的意义,考虑怎么拍照更好看似乎才是参观这些展览中更为实际的目的。Social media快速传播时期,在美术馆拍照和展览打卡并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国内外很多museums和gallery从不接受拍照到将social media列为展览推广的一部分,甚至策展的一部分,这其实是一个积极的顺应趋势的改变,也让美术馆这些文化机构能更加完善大众艺术教育的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红展”确实是一件好事,可是变味的地方就在于,国内的网红经济效应以及肤浅的盲目模仿行为带偏了看展的风气,本应该是:“我来看展,顺便拍个照。”逐渐演变成了:“我来这里拍照,顺便看看展。”

这样的趋势愈演愈烈后,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为打卡而打卡的“网红展”。难听点说,其实还挺中国特色。这又让人想起前阵子网络上大肆流传的“行为艺术”般的土味街拍。国外很多艺术馆博物馆也有人拍照,但也不见得有多少展是专门为拍照打卡而生。国外有热门展也有街拍,但到了国内,总是无端端加了些迷惑又魔幻的“料”。

当然这个现象也不能全归结到“是看展的人的问题”,国内的艺术产业并不完善,艺术教育的缺失以及总体审美水平的缺乏,才会导致艺术向商业低了头。所以出现这类型的“艺术形式”也无可厚非,来听听艺术界的业内人士的看法:

“某些展览其实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因为商业性的传播,来观展的人或许只有一小部分是对展览本身感兴趣的人,而其它人或许是因为随波逐流只局限于拍照和打卡。其实这对展览以及艺术家本身都不是很尊重,也就造成很多展览看起来没有那么有水准。”

“现在大量的艺术家,做东西太商业,缺乏那一种本来艺术应该有的一种冲动和朴实的东西。”——蔡国强《天梯》

“对于艺术行业,确实这样的展有些浮躁了, 但对于非艺术行业的人来说,确实又好像是进入艺术行业的敲门砖。”

“做艺术还是不能太功利。你做其他的,做商业,你必须要考虑功利,必须要考虑它的一个市场需求,使用的价值。但唯独艺术不能太功利,这是很矛盾的。因为艺术家当然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够被别人肯定,得到社会的一个关注,但是这种心态,如果太过急切,就会变的很轻浮,也走不远。”——张培力

褒贬不一的评论,想要遏制“网红展”的市场是太棘手的问题,这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

如何引导?

个人:

我花了钱进来,我爱干嘛就干嘛你管我。

是的,谁都没有闲情或权利干涉谁在艺术品前摆弄姿态,但希望拍照的同时尊重下周围人,也尊重下艺术家。辛苦的创作不是为了让观众站在这里随便拍几张“打卡”照,告诉大家我来过,或者是发到社交媒体上显得自己多么有内涵。更多是希望,拍照的同时先静下心来,看看前言,阅读下前台提供的展览册or墙上那些小而精致的讲解。思考下作者想表达什么,想通过不同的媒介传递什么讯息?即便难以理解,也希望不要用个人行为干扰到其他人。

艺术家:

艺术需要宽容看待,但也别忘记自己的初心。

美术馆:

观众的参观量也逐渐成为了考核美术馆的一个重要指标,美术馆为了减轻运营的压力,也会选择做“网红展”。但美术馆毕竟是教育机构,具有提高观众审美和补充艺术知识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权衡好利益与知识输出也是美术馆要考虑的问题所在,毕竟缺乏理论支撑的艺术展难以长久。

网红:

并不是要一竿子打死所有网红,网红传播艺术的形式也是良莠不齐的。比如某宝上一些网红卖家以展览为背景,进行新品拍摄,个人很不赞同。有趣的景点一堆堆,在展前造势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网红本身的流量就很容易引起“跟风”。只能说,希望互相尊重。

论艺术氛围而言,国外确实是比国内强很多,这个我们不否认。

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必有其合理性,这些大肆盛行的网红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艺术修养。但就如早前f在自述里说:“如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横空出世。任意领域都有不同的人物,高频地输出着无法用时间加以思索和沉淀的内容,推手们则贪婪地攫取着大众的碎片时间,人们却似乎忘了汉堡和薯条依然躺在垃圾食品的名单上面。信息爆炸的年代,谁都怕慢一秒就赶不上饭点。然快餐只是为了填补胃的空虚,盛宴却是为满足舌尖的寂寞。“

卡夫卡在很早前就把书信当作反人性的交流媒体,他觉得书信是在与幽灵交流, 写在纸上的亲吻不会到达他的目的地,他会在半路上被幽灵捕获,被夺取。而人类在当时为了与此抗争,发明了火车和汽车,以便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幽灵作祟,以便实现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流和灵魂的安宁。

但无奈的是,对手过于强大,之后发明了电报、电话......最后卡夫卡得出的结论是:“幽灵不会饿死,而我们终将会被消灭。”如今的幽灵已进化为数字化的“魔鬼”,它们变得更加贪婪,更加喧闹地吞噬人们的养份,有了这些“魔鬼”以后,许多人已经忘记如何停下脚步,去触碰近处的人,也无法安静下来,与人交流,更无法扔掉浮躁的心态,认真地探讨艰深晦涩的文字里艺术家们的所思所想。

科技发达固然有其好处,能给生活带来不少便捷之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当科技发展到某种境界时,当互联网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时候的我们不需要动脑,不需要动手就能满足许多生活上的需求,想想其实也蛮可怕,毕竟手的萎缩和脑的萎缩,也代表了人类逐渐走向衰弱…那时候的人们以何种方式生存?那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有多匮乏?

到了那一刻,大概也只有纯粹的艺术,而不是“资本主义”里的艺术,才能弥补“胃的空虚”和匮乏的精神世界了。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