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艺术 ?

早在最初构思的时候,我就在想 :怎样才可以既把艺术佳作的亮点讲得清楚有趣,又不需要将整部艺术通史搬到纸面上?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阅读乃至学习艺术史,和享受看懂艺术的乐趣是有所区别的两件事。透过这本书,我想要实现的就是陪着你享受意大利艺术的精华,把艺术杰作的妙处用一个一个故事聊出来。

故事存在于每一件艺术品中。很多作品中包括丰富的细节,本身就能解读出故事 ;艺术家苦思冥想,将一件杰作从一张白纸、一块石头中创作出来的过程,也是一个故事 ;这件作品历经沧桑,几经辗转,从最初安置的环境到最终展现在数百年后的我们面前,又是另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并非艺术品本身,但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跨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穿越至数百年前创作这件杰作的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件艺术作品的伟大。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只需支付机票和博物馆门票,就可以走到几乎任何一件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真迹面前,它和我们所站的位置相隔不到一米。但当我们在明亮的博物馆内,面对着恒温恒湿的展柜中的圣像画时,很难体会它曾经陈列于教堂里的样子。

我们既听不见圣歌或者管风琴奏出的音乐,也闻不到礼拜活动时点燃的熏香。这些当年让信徒们在摇曳的烛光和空灵的圣歌中流泪的圣像,在博物馆中更像是一件件孤单的文物。假如我们面对一幅 15 世纪的画作没有感觉,常常不仅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作品描绘的宗教故事本身,还由于在作品以外尚有一系列与它有关的故事没有被讲出来。倘若没有这些故事,作品本身或许仍然完整,但它和我们之间的隔膜,却往往会更深一些。因此,当我构思这本讲述如何看懂艺术品的书时,我就为你准备了一个个故事。我无法代表数百年前的艺术家本人,但希望可以透过这些故事,陪你走到距离大师更近一点儿的地方。

这本书中讲述的关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这两座城市。之所以要选定这两个地方,是因为它们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均在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众多艺术大师,无论是他们的创作和工作方法,还是作品本身,甚至是作为“艺术家”的形象,都对接下来几百年的整个西方艺术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以不同视角展开的故事逐步推进,你会发现这些在艺术史教科书上分列各个词条的艺术大师彼此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可能是师徒、父子、挚友甚至是宿敌。另外,在围绕这两个城市发生的艺术故事中出现的不仅仅有艺术家,还包括赞助人、艺术史家……甚至还有老百姓,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在每个章节之前,我还用一页的篇幅额外讲述了一个有关作品身世的故事,它是对该章主角故事的补充,可谓艺术家将作品创作完成后的续集。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原因,以这样“双城记”的方式来撰写,还包含了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期待 :我希望它能在未来真正陪着你走完一趟意大利艺术之旅。书中每个章节正文部分所涉及的作品,绝大多数仍保留在这两个城市的博物馆或宗教场所并公开展出,倘若以这些作品为线索,恰好可以组织一趟为期七至十天的艺术旅程。如果我的讲述能够引起你的兴趣,有朝一日,你真的走到这些当初曾经感动过我的作品面前,那便是对我最大的赞赏。

摘自《如何看懂艺术2》,翁昕 著,未读 出品。本文为序言。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